日本为何从归化转为扶持混血?足球报:文化认同+生育率下降

作者:24直播网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9日 13:34

11月19日讯 今天,《足球报》发文介绍了日本足协从最先尝试归化到当前大力扶持混血这一政策转向的原因。

上赛季90年代,日本职业足球发展初期,归化外援和高价引入高龄球星,“炒热”了J联赛氛围。但随着本土青训体系日益完善,以及21世纪初开始的本土球员大规模留洋,日本足球逐渐将发展重心转移至培养本土球员。

期间归化日渐停滞,原因大致有三:一方面J联赛的良性运营原则在此前几乎不允许高价外援加盟,导致J联赛外援实力对本土球员优势并不突出,缺乏归化动力;另一方面,2005年国际足联大幅提高非血缘归化门槛,需要在归化目的国连续居住5年以上,而随着日本旅欧球员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增加,日本旅欧球员实力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J联赛外援;最后,在日本民间,认为应以本土球员为核心组建国家队才能真正代表日本的观念始终占据主流。

但世界杯8强的壁垒始终无法突破,让日本足协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和布局。执教过日本国家队的波黑名帅哈利霍季奇就曾指出:日本足球想要与欧洲强队对抗,球员身材和对抗能力能否达到世界一流标准,将是关键。于是乎,本土混血球员开始逐渐进入视野,而相较非血缘归化,这些在日本足球土壤中成长的球员,在足球体系上能够无缝衔接,文化认同上,也更容易被民众接受。

更被忽视的一点,生育率不断下降导致的少子化趋势,其实直接影响了日本足球青训的选材人口基数。1950年日本24岁以下人口占全部人口的55%,预计2030年将下降至18%。日本足协近年将俱乐部招募青少年球员的范围扩大,主要原因就是青少年人口不断下降,俱乐部在原有周边区域的选材人口基数越来越小,只能从学校扩大到整个社区,进而覆盖到全国。

日本足协的战略是希望2050年男足夺得世界杯冠军,足球家庭人口达到1000万。但在本土每年出生人口不断下降的大趋势下,要至少保持甚至还要增加青少年足球人口,必然要向不断增加的混血青少年倾斜。1990年和2019年,日本经历了两次开放外来移民政策的巨变。外来移民人口从1990年的107万激增至2019年的293万,如果算上非法移民和其他在日本工作的外来劳工还要更多。这些外来移民与日本人结婚,普遍生育率高于日本本土国民。作为外来移民后裔的混血青少年普遍对足球的兴趣更高,身体素质优于同龄日本青少年,他们的数量增长在青少年足球人口方面延缓了下降趋势。

而随着近年日本全面放开移民,外来移民和劳工进入到日本社会各领域,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日本社会对外来移民及其混血后代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不仅日本足协,日本其他体育领域启用混血运动员也并不罕见,同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东京奥运会旗手、效力于湖人的八村塁,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大满贯女单冠军得主大坂直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3年前,日本足协技术委员会委员长反町康治就公开鼓励日本的混血球员获得日本国籍,成为日本队遴选人才的新兴“富矿”。日本足协认为这是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历的足球人才多元化阶段,日本足球自然要借此趋势迎头赶上。与亚洲其他国家不同的是,J联赛的水平和日本足球青训体系都是亚洲一流,可以确保本土混血球员得到足够好的足球启蒙和培养,同时利用日本足球非常成熟的留洋体系,旅欧继续深造。这套完整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是日本足球领先亚洲其他足球强国的优势所在。而且,这些本土混血球员也没有其他国家从海外引进归化球员普遍遇到的融入问题。

日本足协一直希望弥补球员身高、对抗强度和速度上,与欧美强队之间的差距。混血球员普遍能够弥补上述劣势,例如4名“00后”混血门将身高都在1.90米以上,具备现代化大型门将的身体素质。佳史扶、畑大雅都是非洲裔混血,速度优势突出,身高达1.91米的所罗门·樱川是J2联赛身体最强壮的高中锋,被视为是日本队未来与欧美高大后卫对抗的锋线希望。

本土涌现的混血球员在日本国家队的存在,是从低龄组开始逐渐向上。足以说明日本足坛在培养混血球员一事上的耐心和系统性。